济南长途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展示
     新闻动态
要闻资讯
基层产业
通知公告
处室经管
行业综合
专题专区
多媒体室
CIS知识手册
学习培训园地
客运公司
客运车站
站场经营
物流园区
特货运输
行包快货
漂浮广告
底部广告
汽车保养.检测.维修
保险代理.商贸
运营服务
安全须知
应急处置
权益维护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长途汽运报》234期
发布者:济南长途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12-7-23 8:37:38  阅读:7985次 
3版
 
他,16岁进厂,从工人、基层干部到公司副总经理,与企业风雨相伴42年——
吕素银:宛若平常一段歌
□     张永东
    面对采访,果敢、干练的公司副总经理吕素银直抒胸臆:苦乐年华就如一段歌,值得回味和吟唱。
 
    “那时只想当个好工人,要干就干出个样来。”
 
    【吕总自述】1970年12月一次偶然机会,我由一个农技站的农机手来到济南二运。因二运无汽训队,我便当了钳工。那时思想单纯,只想努力工作,要干就干出个样来。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车间,不久成为技术骨干,后被誉为“革新能手”。1974年12月,我被调到新建的汽车一队,由于工作突出,任突击队长,不到一年就入了党,继而任机务组长;1981年11月,我被调到新建的汽车六队任党支部副书记。我同机务上的同志一起订定额、改造设备、严格考核,使车队车间工作很快位居公司前茅。1983年3月,我又被调回一队任机务副队长,随即就带领机务、车间人员日夜大干,使一队获得了全省汽车二级保养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此间适逢我爱人临产,我便多方做工作,最终送爱人回潍坊老家生孩子,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中也只见过孩子一面。
    吃亏是福、为厂争光是我们当时最朴素的愿望。在六队时,我光上下班路上至少也要3个多小时,每天都是跟早班工人到队,随夜班工人下班。若是遇上雨雪天气,就干脆住在办公室,有时下班晚了赶不上从解放桥到家的夜班车,就只好步行十几里回家。对此,我无怨无悔。
    【采访手记】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工作、不计名利得失,是立足职场或事业有所成的重要基石。
 
    “职工挥泪相送的情景我终生难忘,也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吕总自述】1984年12月,我被调到联运汽车站任副站长。那时的联运站只有30多部客车,主要跑市郊短途,站务管理基本上是空白。我依靠大家边学边干:积极申请资金;动手添置服务设施和项目;带人到省内各大车站取经;按照部颁标准和省厅要求,先后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等10项管理制度和8类台账,逐条、逐项、逐岗制定服务标准和程序。1989年2月,我被任命为站长。此后短短的几年里,联运站日发班次(旅客)、人均客票收入、年客运收入、管理服务水平等就进入全省前列,我也有幸被评为市劳模。
    联运站经营环境复杂。在邪恶和危险面前,我总冲在前,几年来被我和职工送到派出所的小偷、流氓也有三、四十人。在制定站规时,我虚心接受职工意见;职工需要帮助时,我必伸援手。旅客钱包被盗,我给他买票;旅客找不到亲友,我骑车帮寻;逢年过节,有时我亲自开车送走最后一位旅客才回家。1994年7月,在我调离联运站、到公司任副总时,车站职工挥泪相送,令我终生难忘,我的付出值了:常年披星戴月式的忙,邻居们都认为我在部队工作。孩子上托儿所近7年时间里,我只接过一次孩子,没陪他逛过公园,没开过家长会。弟弟妹妹盖房、结婚,我都没帮上忙。家中老人生病,妻子替我照顾,岳父去世的头天晚上,我才赶到潍坊,第二天一处理完丧事就赶回了车站。一想起这些事来,真是有愧。
    【采访手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更何况职工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
 
    “在敢于担当中,我提升了自己,并将人生五味珍藏。”
 
    【吕总自述】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更需牢记“用好人,慎决策,勤学习,尽全责”十二个字。客运是我分管较早的工作,我和公司其他领导共同努力,为客运日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安全、保卫、机务是运输业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工作,对此我提出了“思想、制度、落实三到位”的安全工作思路,实现着安保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公司多次获全省安全生产金奖做出了贡献。我还积极开辟多个经济增长点,如组织筹建保险代理公司等,进一步丰富了经管工作内涵。多年来,我从维护企业、职工利益出发,加强劳工和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为企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初,我作为汽车修理总厂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有关同志一道,对职工安置这一重中之重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突破。那些天,我眼含热泪,真心面对职工:用政策说服,用亲情感动,用人格鼓舞,使总厂160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重组工作顺利完成,受到广泛赞誉。另外,我注重发挥事前防范等作用,多年来公司普法教育和法律维权工作也取得满意效果。由于有一颗爱心,爱家庭、爱企业,我得以持续、幸福的工作。虽然尽尝酸甜苦辣,但谁说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不是一笔需要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呢?
【采访手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吕总像公司许许多多优秀管理者一样,不断诠释着“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行动。
 
 
他对车的痴迷,令人感叹;他对服务的热情和执着,成就着他的事业理想。
李建钢:与长运公司三十年的汽车缘
□     李梦
    李建钢从小跟着父亲在却贝儿车上玩耍。长大后走进长运公司成为驾驶员,开过解放货车、东风客车、沃尔沃、凯斯鲍尔等,如今54岁的他依然与车为伴。他与长运公司30年的汽车情缘,见证着公司的发展,成就着他的人生理想。
 
开上老解放,实现了驾驶梦想
    1980年,李建钢来到济南二运公司,被分配到公司基建科工作3年。1983年,李建钢通过公司的汽训队学习,成为六队一名货车驾驶员。其实,李建钢与车的情缘,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结下了——李建钢的父亲1962年在部队转业,成为二运的一名驾驶员,开过却贝儿货车、解放一汽客车。李建钢小的时候,常跟父亲出车,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汽车。成为驾驶员后的李建钢开着一辆老解放,总把车擦得放光,还自己动手维修车辆部件。他到济南二钢拉水渣、到山西拉媒,一天到晚不着家。让李建钢最为难忘的是1985年7月,包括李建钢驾驶的车辆在内的12部货车前往吉林延边送机床,来回14天。当返回行至辽宁境内时,正遇东北发大水,他们所行的盘山公路上,不断有洪水泻下。平日可以通行的一条旱沟,被洪水淹得极深。李建钢与同事们临危不惧请来当地的拖拉机相助,才得以过河顺利返回济南完成任务。当时队领导还专门表彰了包括李建钢在内的24位驾驶员,为其配上大红花,颁发了证书。“领导还摆了两桌为我们接风。”李建钢说。那时干货运说走就走,与家里通讯不方便,李建钢总是要将出差时间向母亲多说一天,以免不能按时回家母亲担心。出车在外,要自己带油、带水,嘴巴就是吸油管,夏天天热时,肩头搭一条湿毛巾就是最好的解暑方法。狭窄的驾驶室,既是工作岗位,也是出门在外的家。李建钢认为,当开车驰骋在公路上,是最自由和快乐的了!
 
从事客车驾驶,开启一片新天地
    1988年,李建钢从六队调入三队从事客车驾驶。当时三队有50多部客车,客运线路以鲁西南方向的菏泽、单县等为主。那些年,李建钢开着解放、东风客车,几乎跑遍了整个鲁西南地区。那时开车大多需要驻点,李建钢说:“夏天在单县驻点时,伸手一抓就能抓一把的蚊子。李建钢隔天回家一次,年幼的孩子只能丢给母亲照顾。孩子上学,我从来没参加过家长会,家务事也都是妻子料理。”说到此,李建钢有些惭愧。到1996年,公司实行“双控双管”,李建钢承包了济南至嘉祥线路,驾驶一辆43座的东风客车。李建钢回忆说:“那时嘉祥票价12块钱,我们早6:30在济南发车,第二天早7:00在对方发车。油价最贵时不超过1.8元/升,我们一月能挣2000多块钱。”收入的提高,使李建钢家庭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干普通客运十年间,李建钢有付出,也有收获,驾驶技艺更是得到提升,这为他日后成为锦湖公司骨干驾驶员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李建钢都为自己是一名驾驶员而自豪,“在那年代,‘方向盘’、‘听诊器’都是好工作啊!”李建钢笑着说。
 
进入锦湖,开高档车觉得很“长脸”
1997年10月,公司中韩合资企业锦湖高速开业前夕,李建钢在有关领导推荐下来到锦湖。“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北方车的广告,心想这辈子能开上这样的车也就知足了。没想到,进入锦湖,我却先后开上了价值187万元沃尔沃、220万元的凯斯鲍尔,感觉很‘长脸’。”李建钢自豪地说。对李建钢来说,心喜的不仅是可以开上好车,更是看到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员工的生活也有保障。正是由于对企业和车辆的热爱,李建钢更加执着地工作,无论发班早晚,他总是一早到车队刷车整理卫生。在锦湖,李建钢一干15年,先后开过沃尔沃、凯斯鲍尔、大宇、北方、现代等车型,跑过青岛、烟台、威海、济宁、德州等地,总结出车况好、心态好、休息好的“三好”工作法,还多次参加过中央领导视察山东时的接待任务。多年来,李建钢先后被济南市国资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无影山社区评为道德模范,并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竞赛优秀奖,连续三年被公司评为“十大杰出员工”。“我能有今天,都是托长运的福,这辈子我是离不开长运了。”2012年4月29日,54岁的李建钢离开了驾驶员岗位,虽然有些失落,但他还从事着与车为伴的工作,还是很欣慰的。他每天在车站进行客流调查,协助班车填写发车回执单。不变的是,他依旧那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他,与公司货运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凭借着智慧与胆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张海涛:咬定青山不放松
□     郑安星
    一分公司经理张海涛有种坚韧的信念,有种对工作执著追求的精神。工作36年,他经历了公司货运发展的坎坷,但无论怎样的困难、艰辛,他选择的都是一直坚守和不放弃,这不禁让人由衷地钦佩。
 
扎根基层不言悔
    “一车7吨的煤炭,两个人一锨一锨地装卸,一天要完成两趟。”这是张海涛1976年1月被分配到公司的第一个岗位——装卸工。扛着大锨、拿着砖卡子,两人一组,跟着一拖一挂的老吉尔、老解放货车,执行调度指令,到长清肥城拉沙,从西芦运煤运盐包,运唐王白菜地瓜等。在当时企业上下争当铁人式的工人、大搞生产节约运动的情形下,他一干就是三年多。1979年10月起,张海涛被安排到一队修理车间,从最初干烘炉、清洗汽车零部件、机工具,到学锻工、学修发动机。经过师傅手把手地教、自己刻苦学习,他开始独立校正汽车大架子、校正连杆轴承,逐渐成了车间技术员,担任起革新组长、机务股长。经过十年的拼搏和历练,1989年4月起他先后担任过一队副队长、一场保养厂副厂长、副经理等职,开始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但他仍和车间职工一起修旧利废、大胆革新机工具,修制离合器片、整修拖斗,严格执行“小修不过夜,二十天大修的工序,半日完成二级维护,一天半三级维护”,为车队上百部货车提供维修服务。同时还积极“多元化经营增收、全方位竞争创利”,开展外修业务,赢得了7家合同运输单位前来修车。“那时就是再苦再累干得也特带劲,很珍惜当时的岗位。”张海涛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很自豪。
 
迎接挑战不退缩
    2000 年6月,一直在一分公司工作了24年的张海涛,被任命为分公司经理。当时在国营、集体、个体共同参与货运市场竞争的格局下,作为老货运车队的一分公司,151名职工近半数下岗,10多台货车因货源少而停在车场里,管理乱、人心散,经营惨淡、亏损严重。怎么办?第一步先调整人员结构,减员增效。“车不开,电话费不报销自己交,我的工资降一半”,张海涛在职工大会上作出承诺,2001年精简食堂、油库等富余人员35人,初步卸下了包袱。第二步转观念、调方式。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张海涛南下北上学习考察,特别是学习到南京一家运输公司经营货运场站的成功经验后,“转换经营方式,经营货运场站”这一提议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于是,在分公司新建起了货运仓库1800多平方米、营业办公楼800平方米和营业大棚3000平方米。2001年10月,济南东环仓储货运站正式成立,并被批准为二级货运场站。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一分公司由专业运输车队到经营货运场站的成功转型。“你们的场站是最规范的,也最让我们放心。”一些经营10多年的业户给予高度评价。第三步开展货物代理、开发零担快运业务,张海涛多次带队到烟台、滨州、青岛等地洽谈业务,2003年3月开通了烟台货运专线,随后滨州、东营等专线陆续开通,山大路、盖家沟等多处网点布设成功,神州数码、嘉里大通等固定货源合作顺利。经营业户感慨地评价道:“像你们这样正规企业、正式职工搞专线,在竞争中没有被淘汰,并有了一席之地,确实不容易。”
    场站经营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工业南路拓宽和房屋拆迁,面对部分职工住户、经营业户的阻挠,张海涛“毫不手软”,曾3次拖着因病难以行走的身子从医院返回单位;2007年济南“7.18”大暴雨中,他曾冒着被雷电击中、深水齐胸的危险,带队冲在抗洪第一线。2009年5月,如火如荼发展的货运站因山大南路东延工程,场地面积缩小近七成。一次次的困难,张海涛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出击,不放过每一次创收节约机会,成立诚惠货运公司、压缩办公场所、旧办公楼腾笼换业为旅馆,增设停车场、汽车修理、IP电话等服务项目。
 
扭住发展不动摇
分公司这几年的路走得的确不容易,但确实走过来了。在公司的支持下,10余年来先后投资400多万元用于分公司场站建设,人员由2000年的151人,减少到目前的36人。现如今场站和快货两大经营板块正支撑着分公司不断稳步向前发展。今年4月份以来,在公司的支持下,张海涛顶着压力、强忍着因上火引起的口腔肿痛,天天盯在场站施工现场,经艰难运作,750平方米营业用房顺利投入使用。对下一步的发展,张海涛满怀信心:“眼睛要盯向远方,脚要踩在点上,重点是稳扎稳打,经营好、利用好现有场站资源,稳步发展中短途专线,进一步驶上发展快车道。”
 
他们家两代人在长运公司的工作经历,从一个侧面记录着长运公司的发展和变化——
蔡春玲 吴建民:一家两代人的“长运情怀”
□     向进易
    济南长途客运中心站站长、党支部副书记蔡春玲和三分公司副经理吴建民是一对现在公司工作的夫妻,他们的父辈都在公司工作过,他们家两代人在长运公司的不同工作经历,从一个侧面记录着一代又一代长运人的”长运情怀“。
    记者:从你们的父辈那里,你们受到了哪些影响?
    蔡:父亲蔡敬修1949年参军,1952年复员到济南汽车运输公司,1978年调入济南市第二运输公司,先后任汽车二队副队长、队长,公司汽训队队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在我幼小的记忆中,父亲总是那样得忙,家里轻易见不到父亲身影。每当父亲驻点回来,我都会紧紧地跟在父亲的身边,唯恐父亲离开。稍微大了一点,我就闹着要跟父亲上班去。记忆犹新的是跟父亲去茌平、齐河、孙耿、莱芜等车队驻点的时光,整天玩耍在车上、车场、驾驶员家属之间。喜欢听父亲讲述带队去天津塘沽港接依发车、依卡露斯客车的经历;喜欢听父亲讲述与德国、匈牙利技术人员交流的轶闻趣事;更喜欢听汽训队学员考试毕业后父亲那朗朗的笑声。。。。。正是从小的耳熏目染,让我喜欢了运输这个行业;正是父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了我的性格、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坚定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吴:父亲吴守勤1962年8月1日从济南汽车运输公司整编制调入济南市第二运输公司。他一直在公司业务科(运务科)从事受托、现场、计划等调度工作。从小就记住父亲常年是下午三点上班,第二天上午十点下班。每天全公司车辆返回车队,驾驶员将路单交到调度,通过父亲的算盘统计出公司每天的运量、周转量、燃油消耗、收入等数据,第二天提供给领导;同时他还负责到车间查看车辆的维修情况,以保证第二天能正常出车。记得有一年临近春节时,我看到早晨5点出门,和同事坐着三轮跨斗摩托车一起去莱芜煤矿考察装货现场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的父亲,穿着大衣,满脸冰霜,几乎快要冻僵的样子,对父亲更加崇敬,他让我知道了工作的真正含义、明白了如何才是做好工作。
    记者:您们夫妻二人在公司都有哪些主要工作经历?
    蔡:1983年底,我作为公司待业青年被招工进入公司。先后在公司汽车修理厂发动机组、公司众福商店、材料供应站工作过;1998年4月后,在客运中心站先后任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站长。
    吴:1980年父亲退休,我顶替来到公司。在公司汽车修理厂发动机组、公司工会、汽车二队、新运客运公司、货运代理公司、长运旅行社、公司办公室小车班从事汽车修理、客货车和小车驾驶员及部分管理工作;2005年后任二分公司调度、营调科长、三分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
    记者:你们家庭是如何建立的?      
    蔡:是公司的工作让我们相识,共同学习的交流让我们相知,父辈的熟悉成就了我们的姻缘。进入公司后, 我们一起在公司汽车修理厂发动机组工作,年龄相当的我们相识了。1985年为了迎接电视大学的入学考试,建民主动帮助我查找学习资料,晚上接送我参加辅导班。爸爸妈妈知道了我们的事情后,看着内向的小伙子,特别知道是公司老同事的孩子时,非常赞同。1988年8月8日,我们终于跨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多年的生活中,我们相互鼓励、支持、理解。有困难,二人一起承担;有喜悦,二人一起分享。现在只有我的母亲还健在,由于工作忙,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倒是老人经常询问我们家庭的生活,并时常叮嘱我们注意身体。儿子吴浩然大学毕业后,在济南国际机场车辆保障部济南机场长途汽车站工作。现在我们家庭平常交流的,大多集中在进行车辆运行管理和车站经营管理方面的话题上来了。
    记者:在公司工作三十多年中有哪些事情让你们难以忘记?
    蔡:经过同志们的拼搏努力,客运中心站由当初的日发送班车20多班,月最高收入38万元,发展到目前的日均发送班车520余班、月平均收入260多万元;客运中心站在2010年通过了全省汽车客运站二级客运站的站级评定。
    吴:80年代公司实现由货运转变客运的经营方式转换;公司批量购进各种大型客车、卧铺客车;济南锦湖公司沃尔沃豪华客车驰骋齐鲁大地;公司进行的二次企业改制。
    记者:在长运公司成立50周年的时刻,你们有何感想,对今后的期望有哪些?
蔡\吴:正是一代又一代长运人的辛勤努力,长运公司才能够发展到今天。我们继承了父辈对长运公司的爱,我们愿意并有信心承担起长运公司赋予的历史重任。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长运公司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33年来,他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参与维修和保养各类车辆3万余部,练就了一身修车的“硬功夫”。
时庆阳:在坚守中享受幸福人生
□     高岩
    2012年5月28日下午16时,时庆阳在接受采访中手机突然响起,只见他沉着冷静地通过电话,指挥维修人员处理修车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处理完毕后,他笑着对笔者说:“24小时随时待命是厂规。”正是这一“厂规”,伴随他从一名普通修理工,到维修班长,再到汽车修理厂保修车间主任,整整33个寒暑,他把青春献给了修理事业。对此,他无怨无悔。
 
勤学苦练真功夫:
参与安全文明修车3万余部
 
    时庆阳1979年8月进入公司开始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为尽快学会维修车辆技术,只有初中毕业的他独创了“记录笔记、动手实践、用心领会”的学习方法,每日拿着笔和本子穿梭于车间中,遇到问题就请教恩师周明传和身边的人,再认真记录下来,然后钻进车底进行实践和研究摸索,还无数次将发动机中的各部件反复拆装、识别。他积极带头遵守厂内各项规章制度、维修技术和工艺标准,努力完成车间保修任务,争做维修技术骨干。在33年的汽车修理生涯中,时庆阳参与维修和保养各类车辆3万余部,正确指挥排除各类车辆异常和故障上万余次,获得了连续33年安全文明修车的佳绩。他研究改进的滤芯扳子等7项维修设施设备,其中车辆离合器管路自动放气设备获得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等。
    对于“真功夫”的秘诀,时庆阳认为自己只不过熟悉掌握了整个修车流程和工艺标准,所以同事们在修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需打电话说明情况,他就能对答如流。这种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各种问题的本领,是时庆阳33年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练就的。
 
无私奉献赢客户:
30年如一日坚守岗位
 
    每逢遇到寒暑难耐、雨雪频繁的恶劣天气,无论时庆阳是否当班,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修好车辆。
    2001年1月16 日下午6点多,天下着大雪,一辆济南至莒县客车驾驶员打来求救电话,称客车抛锚在泰安境内的国道上急需抢修。时庆阳立即带上工具,搭乘客车赶到现场。经仔细检查,发现发动机第三缸小瓦已经烧坏,连杆抱住曲轴属于发动机大故障。当时正值春运,驾驶员未能联系到其他车辆使旅客及时转乘。时庆阳在帮助驾驶员安抚好旅客后,钻进车底紧急抢修。经过精心修理,次日凌晨5点左右将车修好,他又跟车到达莒县后才放心回到单位。
    时庆阳每天早来晚归,工作时间达到13个小时。2010年7月份的一天,正值酷暑闷热,时庆阳接到一名公交旅游公司驾驶员打来的救援电话,说车坏在了东郊外环路上,这时已下班。他马上带着2名维修人员,驱车赶往故障车辆地点,等修好车时已是半夜2点了。他像这样的抢修服务数不胜数,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扬。
    时庆阳经常加班加点,很少有过节假日。一谈起这些,他总是不以为然地说:“班里年轻员工多,还有家在外地的。作为班长,还是老大哥,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也是我应尽的职责。”
 
加倍努力忙充电:
紧跟汽车维修业发展步伐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我们维修人员不抓紧时间学习充电,就很容易被淘汰。”时庆阳说,“这几年汽车维修业举办相关的培训和比赛越来越多,公司、厂内也先后开展了技能比武、‘五小’技术攻关成果评比等活动,说明汽车修理工已不仅仅是以前很多人眼里的用锤子敲,用钳子拧的‘大老粗’。如今的汽车产业是集机、电、液于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使得汽车维修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时庆阳从未向年龄低头畏缩,反而更加积极主动。他现在能够轻松运用电脑对每月200余部车辆二级维护作业进行监控、录像、整理、存储,并通过QQ、邮箱与客户或客车厂家沟通。时庆阳说:“我现在没事就在家中自学电脑技术,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使用电脑技术或是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汽车维修的资料,对汽车维修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以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安全优质的服务维修汽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采访过程中,时庆阳的心里始终视工作为事业,视事业为一种兴趣爱好。他说:“我会更加珍惜每一天,在一如既往坚守好本职工作中享受幸福与快乐。”
 
一个微笑,愉悦了自己和他人; 一张车票,化作了一片深情和厚意。
赵华:青春因微笑而精彩
□     朱阁琳
    “只要微笑着面对每一件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这是她经常说起的一段话,她就是售票员——赵华。
 
“选择了就不后悔,
干一行爱一行。”
 
    1997年9月,赵华初中毕业考入了公司职工学校中专部。中考报名时,一家人开过家庭会议,当问到赵华的意见时,赵华要报考长运公司中专学校,妈妈一听立马反对,说:“你爸爸在长运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了,平时早出晚归的没点儿,你一个女孩子家,还是找个安稳一点的工作吧。”赵华的爸爸赵希友16岁进入长运公司,是公司的老职工。在赵华的印象中,爸爸的工作一直都很忙。从没给赵华检查过一次作业,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但赵华并没有因此埋怨过爸爸,她曾经问过爸爸:“爸爸,您每天都这么忙,难道您就不累吗?”爸爸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咱就要争取把工作做好,爸爸的工作是忙、是累,但大家如果都嫌累那谁来干这项工作呢?”也正是爸爸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赵华。因此,赵华不顾妈妈的反对,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长运人,考入了长运公司中专部。
    经过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后,2000年7月,赵华怀惴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来到了广场汽车站。起初,赵华被分配到检票班,通过学习,赵华体会到检票工作并非自己想像的那般容易。首先,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同事讲的每一个注意事项她都会认真地记录在小本上;填写一张检票记录需要14个步骤,赵华按照检票记录的格式完整的画在纸上,业余时间用铅笔在上面练习填写不同线路的检票记录。填完擦、擦了又填,久而久之,赵华填写检票记录已经非常熟练了。赵华说,“填写检票记录熟练了,在填写过程中就不会紧张,只要认真就不会出错。”
    2001年9月,赵华被调整到售票岗位。开始,赵华总是担心出现差错,每售一张票都非常小心。但赵华想不管干检票还是售票都是我热爱的工作,我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那就要努力干好它。于是,赵华开始刻苦学习与售票有关的业务知识。对于容易出现的差错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反复琢磨,找出规律,掌握技巧,提高效率。她说,“勤奋,就是熟练业务最好的工作方法。”在熟悉掌握了大部分线路以后,对于记不清的个别线路,她都会写在一个卡片上随身携带,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赵华每月的售票额都名列全站第一。她曾创下年票款收入1100多万元、售票256000张的售票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售票员单人年度售票额前列。赵华先后被授予公司“十大杰出员工”、“岗位操作能手”、“济南市三八红旗手”、“济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每当我把微笑送给旅客,
旅客也会赠送我一个微笑。”
 
    售票工作是枯燥的,如何能让工作变得更有趣味呢,这就要用“心”工作。“当你送给他人一个甜美的微笑的同时,别人也会回赠你一个微笑。”于是,赵华开始苦练微笑,在家她咬着筷子练习,在售票台前摆放小镜子,对着小镜子微笑,久而久之,赵华成了公认的“小笑脸”。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旅客。那是2008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位旅客来到赵华的售票台前想退票。按规定,退票是要收退票费的,赵华向他说明理由,这位旅客却骂着、将包着硬币的钱使劲砸向了赵华。只见赵华眼含热泪,微笑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客规》规定,请您理解我们的工作。”说着将滚落在地上的钱整理好,双手递给了旅客,旅客也被赵华的这种“特殊”的处理态度而感染,“小姑娘,我情绪有些激动,我向你道歉,请把这张票帮我退掉。”“好的,我这就给您退了,祝您旅途愉快!”临走前,旅客向赵华竖起了大拇指,“你们济南的服务员态度真好!”
 
“我的工作要让旅客感受到温暖。”
 
赵华个性随和,与同事关系融洽,积极帮助别人。2009年8月,在一个炎炎夏日的下午,赵华在售完客票,递给旅客车票的时候,发现旅客的手一直在抖动,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赵华不由的询问了一句:“先生,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吗?”旅客说,“我低血糖,这会儿心慌得厉害。”赵华一听,立刻在包里掏出两块巧克力糖递给旅客“您先吃块糖吧!”旅客开始还有些惊讶,马上接过赵华手中的糖,边剥糖纸边说:“我正想去买糖呢,小姑娘,你想得可真周到啊,太谢谢了。”从此以后,赵华的包里总会带上几块糖,以备旅客不时之需。在赵华身上,被她帮助过的旅客也早已不计其数,每到这时赵华都会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知道,她不仅仅是做了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因为她的工作使旅客感到了温暖。
 
他,已85岁高龄,曾经的公司轮胎技术员;他,52岁,现任修理厂办公室主任,父子俩的人生已经和长运公司融为一体——
他们和长运紧紧连在一起
□     焦颖
 
    在公司厂庆5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益寿路南面的公司宿舍楼,专访了杨仪亭、杨建军这对陪伴公司成长、发展的两代长运人。从个人的成长进步,到家庭的发展变化,他们已经和长运公司融为一体。“我们的人生与汽车修理、与长运公司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杨建军这样描述父子两人和长运的不了情。
 
     进入二运立誓言:只有每条轮胎都安全,车跑在路上才安全
 
    1962年公司成立前夕,杨仪亭从当时的济南运输公司加入到新设立的济南市第二运输公司,担任轮胎技术员。从那刻起,他就给自己立下了誓言: 一定要细致踏实的干工作,保证每条轮胎都安全,车跑在路上才是安全的。聊起长运公司过去的事情,老人依然思路敏捷,他回忆说,50年前,公司院内的地面还都是泥土地,工具也很简陋,当时公司拥有的60多部车辆,可以形容为“万国车”,像却贝尔、金刚、福特、丰田等,各个牌子的车辆都有。特别是在60、70年代,公司除了正常生产运输,还承担起了许多国家下达的抢险救灾、保证生产的紧急运输任务。杨仪亭印象最深的是,1968年,时任公司机务科轮胎技术员的他,跟随车队远赴甘肃天水、江西上饶运输国家急需木材的事。当时,公司共派出50余部货车、近百名驾驶、修理、后勤保障人员。杨仪亭作为唯一一名轮胎技术员,连续在外驻点8个月。在那段日子里,他一人身兼多职,负责着车队所有车辆轮胎的保养、维护、检验等工作。1部车6条轮胎,充气、补胎、打黄油、检查等全部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用活动扳手一个一个去卸、装螺丝,保养1部车的轮胎往往就需要半天时间。他还建立了日记卡片,对每条轮胎的里程、状态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当时,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在多年工作中养成的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绝不马虎的作风一直体现在杨仪亭的点滴工作中。
 
    谨记父亲劝诫:珍惜机会,努力学技术
    杨建军是杨仪亭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受父亲影响最大的孩子。因为父亲职业的缘故,从记事起他就接触到许多汽车修理方面的书,而且经常会跟着父亲到公司来玩,当年父亲和同事们一起修车的情景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杨建军从小对汽车修理产生了深厚兴趣,更成为他今后人生选择的重要导向。1979年12月,已下乡三年的杨建军,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参加全市知青考试并顺利通过,这为他赢得了返城和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面对30余家可以选择的就业单位,一方面出于自己内心深处对汽车行业的热爱和二运公司的感情,另一方面是受父亲多年的培养、教育,杨建军毅然在第一志愿栏填下了“济南市第二运输公司”。1980年1月,当杨建军得知自己正式被公司录用,也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二运人时,那份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经过3个月的学习培训,他进入公司修理厂(当时的公司大修厂)木工组。至今,杨建军还记得初入公司时父亲对自己的劝诫:“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认认真真干工作,好好学技术”。
 
    面对新难题:从不退缩,奋勇攻关上水平
当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杨建军从一名木工做起,什么都是未知的、新鲜的,他满怀热情的跟着老师学做木工活,从父亲身上继承的那股做事踏实认真的干劲,也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工作。别人下班了他还自己继续琢磨、钻研技术,经常会找来相关的技术书籍学习。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的木工活已经做得相当熟练,后来还考取了7级木工。2004年3月,已经是修理厂办公室主任的杨建军和同事承担起了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没有参照、没有经验,一切从零开始,杨建军和同事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和有关术语,还深入生产一线,详细了解岗位设置及工作内容,搜集各类规章制度、表格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对搜集的资料反复进行梳理、整合、完善,制定整理出车辆维修程序规范文件11个、车辆维修各类表格30个,进一步规范、理顺了修理厂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2004年7月,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如何在厂里更好地推行体系成了杨建军面临的又一难题。他开动脑筋,将体系文件中那些术语、书面化的语言进行简化,撰写了记录表格使用说明、程序规范文件说明等19类说明材料,并积极参与了对厂内各岗位员工的宣贯培训,确保了体系在厂内的顺利运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页 | 关闭此页
友情链接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2005-2018 济南长途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75号 E-mail:jncyxc2018@163.com
官方域名: www.ejncy.com 鲁ICP备18040730号-1 www.jnctys.com 鲁ICP备05018217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